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资讯> 热点推荐 > 正文

超6成被访者希望冻卵保存生育能力 国家卫健委就开放单身女性冻卵征求专家意见

2024-03-06 12:40 投稿:admin 广告
核心提示: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的《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提示,超6成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其中30-34岁意愿最高,高学历意愿更高。报告还提到,从各国对比来看,目前大部分发达的经济体均可以允许单身女性冻卵来保存自己的生育能力。

国家卫健委有关部门正组织征求专家关于放开单身女性冻卵的意见。近年来,关于女性冻卵能否合法化的问题,已多次引起讨论。

 
根据经济学家任泽平发布的《中国辅助生殖研究报告2023》提示,超6成被调查者希望通过冻卵保存生育能力,其中30-34岁意愿最高,高学历意愿更高。报告还提到,从各国对比来看,目前大部分发达的经济体均可以允许单身女性冻卵来保存自己的生育能力。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有不少代表委员提交相关建议和提案,这些建议和提案正值我国人口经历60年来首次下降之际。2022年中国的出生率创历史新低,每千人出生率为6.77人。
 
全国政协委员、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院长徐丛剑在一份《关于在特定条件下允许未婚女性保存生育力的提案》中写道,“未婚女性在某些特定条件下,超过一定年龄没能生育,但有强烈生育愿望的,可以考虑先予生育力保存,待生育的其他条件满足后,再按程序完成辅助生殖技术。”
 
徐丛剑并非唯一关注到未婚女性生育需求的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葛均波建议,为解决大龄女性错过最佳生育期的问题,应增加各省市有资质的生育辅助机构精子库以及卵子库的设施,供适龄人群储存优质精子以及卵子,为生育困难家庭给予支持,并加大对再次生育风险增加群体的健康保障力度。
 
全国政协委员、海南省妇女儿童医学中心生殖医学中心首席专家卢伟英也提交了一份关于允许单身女性冻存卵子的建议,她表示,并非提倡盲目冷冻卵子,加强生殖健康科普、提倡适龄婚育和优生优育仍是工作重点。
 
目前在国内实施冻卵还属于灰色地带,我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管理办法》规定,“只有患恶性肿瘤的妇女在放疗和化疗前、患不孕症的妇女在无法及时体外受精前,可以将卵子取出并冷冻起来”,“禁止给不符合国家人口和计划生育法规和条例规定的夫妇和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
 
国家卫健委也曾就上述情况给出明确回应。2021年初,国家卫健委在《关于赋予单身女性实施辅助生育技术权利,切实保障女性平等生育权的建议》的提案答复函中,就给出了“禁止给单身妇女实施人类辅助生殖技术”的三点原因:一是应用卵子冷冻技术存在健康隐患;二是为延迟生育为目的的卵子冷冻技术应用在学术界依然存在较大争议;三是严防商业化和维护社会公益是辅助生殖技术实施需要严格遵循的伦理原则。
 
有评论认为,上述原因不能说没有道理,一些担心并非杞人忧天。但是,时代在变,技术在进步,人们的观念也在与时俱进。正如徐丛剑3月在接受媒体时所言,“过去我们倾向于控制人口增长,现在倾向于鼓励生育,这种情况下,关于生育技术的规定可能要适当修改。”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产前诊断中心副主任医师张璘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在美国等一些地区,冻卵作为辅助生殖技术是合法的,倘若在冻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并发症可以做到有法可依,有效解决纠纷。因此,针对于出于必要原因出国冻卵的女性,她表示支持。
 
同时她提醒,由于个体差异,促排卵药物和激素打破了正常的生理周期,可能会导致卵巢的过度刺激综合症。尽管现在的卵子冻存技术没有难关,但复苏后卵子的细微结构会不会出现染色体或者基因的异常还很难说。毕竟目前世界上冻卵复苏辅助生育的孩子只有100多个,这些孩子中年龄最大的不超过10岁。远期来看,这些孩子会不会有生育或者发育方面的身体问题,也是未知数。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商务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shangwu888@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