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资讯> 热点推荐 > 正文

为进烟草工作有人愿出45万却遭骗 上当的也不在少数

2023-08-01 18:37 投稿:admin 广告
核心提示:最近,教育主播张雪峰关于想进烟草系统上班“连考的机会都没有”的言论,刷屏网络。热议的背后,不少人对获得一份稳定高薪的烟草行业工作趋之若鹜,甚至迷信“关系和能量”,因此上当的也不在少数。

最近,教育主播张雪峰关于想进烟草系统上班“连考的机会都没有”的言论,刷屏网络。热议的背后,不少人对获得一份稳定高薪的烟草行业工作趋之若鹜,甚至迷信“关系和能量”,因此上当的也不在少数。
查询中国裁判文书网发现,今年以来,人民法院至少已经判决了8起花巨资找烟草系统工作上当受骗的案例——当事人为托人办理烟草系统工作,少则花五六万元,多的出资45万元,最终却是一场空。
 
粗略统计2022年以来公布的裁判案例发现,在25起案例中,为获取一份烟草系统的工作,79人人均被骗近13.5万元。这些案件部分为刑事诈骗案,大部分为民事案件。
 
值得一提的是,当受害人将找工作的希望寄托在“关系和能量”上时,部分法院却以驳回原告诉请的方式表示,人民法院不支持此类行为。法院认为,原告未遵从正常的就业秩序,扰乱了正常的公平竞争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不支持其追款诉请。
 
有人声称30万安排到烟草局
 
也有人愿出价45万
 
今年3月18日,河南固始县公安局刑警大队通报了一起案例。陈某和刘某在考研培训班认识,2022年7月至11月,陈某以可以帮助将刘某及其弟弟安排到北京市某区烟草局、中央电视台正式上班,同时将其户口迁移到北京为由,先后对刘某实施诈骗33万余元。3月5日,民警将陈某抓获,随后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
 
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判例显示,近两年,每年有不少人陷入“花钱可进烟草系统上班”的套路中。
 
根据这些已公布的判例,今年以来,人民法院至少判决了8起花巨资找烟草系统工作却落空的纠纷。其中5起发生在辽宁,2起出现在吉林,还有1起在陕西。
 
这8起案件中,有的是与人力资源或咨询公司签订就业合同以期进入烟草局未果。比如,吉林省吉林市船营区法院今年4月判决了两起相关委托合同纠纷。1996年出生的张某某和1997年出生的高某某,均在2020年10月与吉林市智信人力资源有限公司签订《就业保障协议书》,约定由该公司将他们安排至吉林市烟草局工作。为此,二人分别转给该公司法定代表人陶晓艳9.5万元和8.5万元。然而,截至2023年二人起诉时,两原告均未被安排进烟草局工作,遂诉至法院。
 
另一情形,是通过熟人、朋友甚至微信朋友圈,听信“可办理去烟草局上班,办不成退款退息”广告,结果工作没办成,钱也未退。
 
在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法院判决的判例中,原告谢某生于1995年,其父亲听同学的邻居、被告张某称,可以安排国家烟草局的工作,但需要35万元。谢母遂从银行取出35万元交给张某。为此,对方还出具收条:“今收到XX给谢某办烟草现金30万元,叁拾万元整,10月末签合同,办不成全额退款。(五险一金、正式合同、三年首签、三年后续签、办公室岗位)。”然而,2022年春节之后,谢某被告知工作办不成,但张某只退了4万元。
 
在这些案例中,为一份烟草系统工作付出最多的,是45万。
 
辽宁省沈阳市皇姑区法院判决的一起案例中,2021年至2022年,张某承诺给薛某某指定的人安排国家电网等央企的工作,共收取了薛某某131万元费用。然而张某的承诺没有兑现,且115万元未返还。
 
2023年2月1日,案外人刘某某向法庭出具《证人证言》,称其为了给侄子王某某办理烟草局工作,通过薛某某找到张某,其本人和王某某分别在2021年4月10日,2021年4月16日一共转给薛某某45万元。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介绍烟草局工作的套路并不鲜见,近五年来的相关裁判文书有200多篇。澎湃新闻仅统计2022年以来宣判并公开的判例,发现一共有25起,涉及受骗者79人,总金额为1072万余元,人均被骗13.5万元。这些案件主要分布为:辽宁12起,江苏4起,陕西3起,吉林2起,河南2起,山东1起,上海1起。
 
一句“烟草局有关系”
 
骗了55人
 
这25起案例中,有3起被列为诈骗犯罪予以刑事追究。其中河南鹿邑县法院判决的胡支业诈骗案,被告人以安排烟草局工作为由诈骗679万多元,受骗的人数达55人。
 
据鹿邑县法院判决书,胡支业案中最大的一笔诈骗金额为143.3万元,涉及被骗人员8名。该案被害人贾某陈述,2013年,胡支业称可以将其儿子王某安排到郑州烟厂上班,但需要花钱跑关系。贾某给了胡支业19.5万元。2014年,胡支业说郑州烟厂、许昌烟厂有内部指标,贾某又让他给其外甥女赵某、外甥刘某、侄女周某安排,胡支业分别收取16万元、30万元、13万元。2015年6月,胡支业称可以把贾某儿子调到漯河市烟草局,贾某又给了胡支业10万元,2016年1月份,事情还没办成,贾某又给胡支业汇款2万元。2015年10月,胡支业以安排漯河市卷烟厂工作为由,骗了贾某同事陈某的两个亲戚马某、闫某27万元。2016年底,胡支业又以将贾某同学杨某的两个亲戚杨某、刘某某安排漯河市卷烟厂和安阳市卷烟厂为由骗了26万元。
 
类似“全家被骗”的情况,在胡支业案中并不少见。比如,被骗40多万的李某。李某称,胡支业说他和郑州市烟草局的领导比较熟悉,可以安排人员在烟草局工作,每个名额需要10万块钱,李某前后为其儿子、儿媳、侄子跑工作,陆续交给胡支业40多万元。
 
然而,一部分被骗者发现,胡支业所谓的“有五险一金,工人指标,合同编制”的内部招聘,其实不过是烟草公司通过第三方安保公司面向社会招聘劳务人员。
 
受害人张某证实,2016年7月15日,胡支业领着他去郑州市烟草局签了一份保安招聘合同,之后他就在荥阳市烟草稽查队工作,工资是2500元。而他父亲一共给了胡支业16万元。
 
还有部分受害人发现,这份“烟草局工作”像个无底洞。2017年2月份,胡支业以安排蒋某、马某、涂某到郑州市烟草局工作为由,骗取高某35.6万元。安排工作期间,胡支业又以打点关系、办理稽查证、办理报到证、送礼、请人吃饭、替考、工作调整等为由,分别骗取蒋某、马某、涂某三人5.3万、6.35万、3万元。
 
还有更多的受害人发现,在支付了数十万元后,烟草局的工作几年都没着落,最后等来的却是胡支业诈骗被抓的消息。
 
2017年5月,胡支业最后一次行骗。受害人介绍,其战友的闺女考漯河市烟厂笔试已经过了,为了面试稳妥,托人打听是否认识河南省烟草局的人。找到胡支业后,其收取了8.4万元和软中华烟8条。最后,事没办成。
 
多份裁判文书显示,胡支业案一共经历了两次判决。2018年,鹿邑县法院判决,胡支业以安排工作、办理驾驶证为由诈骗357.9万元,判处其有期徒刑十四年。然而,在该案即将宣判时,公安机关又补充了新证据,称胡支业还有漏罪。鹿邑县法院于2022年1月18日再次对胡支业宣判,查明其以安排工作、承办车辆维修权、购买车辆运输为由先后骗取被害人共计人民币382.81万元和被害人邢某茅台白酒8件、软中华香烟20条、被害人张某软中华香烟8条。最终,法院判处胡支业有期徒刑十八年。
 
澎湃新闻梳理发现,胡支业案的两次判决中,以安排烟草局工作为由诈骗的金额为669万余元,被骗人员达55名。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商务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shangwu888@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