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癌症相关死亡人数是多少?12月上旬,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相关死亡人数为240万,相比2005年增加了21.6%,造成的早死疾病负担为5660万人/年,增加了5%。鉴于人口老龄化,预计全球和中国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会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
癌症相关死亡人数是多少?12月上旬,发表在顶尖学术期刊《柳叶刀·公共卫生》上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中国癌症相关死亡人数为240万,相比2005年增加了21.6%,造成的早死疾病负担为5660万人/年,增加了5%。鉴于人口老龄化,预计全球和中国与癌症相关的死亡人数将继续上升,会造成巨大的公共卫生负担。
该研究来自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慢病中心和首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两个团队。研究分析了2005~2020年中国癌症死亡率的发展趋势,评估了每种癌症和各个省份的癌症负担变化情况。研究指出,2005~2020年,中国的癌谱和死亡负担逐渐向高收入国家转变,城市和农村仍存在较大差异。研究建议,需要调整现有的国家癌症防控方案,以减轻肺癌、其他主要癌症和新发癌症的负担。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癌症早诊早治办公室主任陈万青向《中国新闻周刊》表示,整体来看,目前国内癌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在上升。年龄越大,死于癌症的风险越高。如果去掉老龄化的年龄因素,近十几年来,国内年轻人群癌症的死亡率已开始缓慢下降。
从“穷癌”向“富癌”转变
全球范围内,癌症已成为主要死亡原因。2021年2月,发表于美国权威医学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的一项研究显示,2020年,估计全球癌症新发病例达到1929万例,死亡病例达到996万。其中,中国以457万癌症新发病例、300万癌症死亡病例,均位居全球第一。
“自2010年以来,癌症一直是中国的主要死亡原因,癌症的发病率、死亡率和负担都在不断增加。”前述《柳叶刀·公共卫生》的研究称。该研究使用来自国家死亡率监测系统的癌症死亡率数据,该系统覆盖中国大陆31个省级行政区的605个监测点,占全国人口的24.3%,即超过三亿人被纳入监测。
研究结果显示,整体而言,按照死亡人数排序,2020年,国内肺癌的死亡人数排名第一,高出第二名的肝癌两倍还多。第3~10名分别是胃癌、结直肠癌、食道癌、胰腺癌、乳腺癌、白血病、神经系统癌症、宫颈癌。
2005~2020年15年间,国内的癌症图谱发生了变化。2005年,男性死亡率最高的五大癌症是肺癌、肝癌、胃癌、食道癌、结直肠癌;同年,女性死亡率最高的五大癌症第一、四、五位同男性一致,中间两位分别是胃癌、肝癌。2020年,男性死亡率最高的五大癌症未变,女性则发生了改变,比如肝癌从第三上升至第二,结直肠癌从第五上升至第四,乳腺癌从第六上升至第五,食管癌从第五降至第七。
从该研究可以发现,男性癌症死亡人数远超女性。2020年,240万死于癌症的人中,157万人为男性,占比65%;女性为83万人。就具体癌种而言,除了乳腺癌和宫颈癌,其他癌种男性死亡人数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无论男性还是女性,肺癌都是最主要死因,男性的死亡率明显高于女性。这种差异通常会被归因于生活方式因素,比如男性吸烟、饮酒人群比例高于女性。
“吸烟和饮酒都致癌。”世卫组织2021年的一篇文章中明确表示,癌症风险从饮用第一克酒精开始,并随着人们饮酒量的增加而增加。与单独饮酒或吸烟的人相比,同时饮酒和吸烟的人患口腔癌、食道癌等的风险增加五倍,重度饮酒和吸烟者的风险高达30倍。据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提示,吸烟是肺癌的第一大危险因素。在美国,约80%~90%的肺癌死亡与吸烟有关。
除了性别,前述《柳叶刀·公共卫生》研究还重点关注了年龄、城市与农村地区和各省份癌症情况。研究发现,无论男女,农村地区因癌症导致的死亡率和早死疾病负担都高于城市地区。整体上,城市地区多数癌种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即扣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后的死亡率)显著下降,而农村地区超过一半的癌种年龄标准化死亡率仍在上升。
以省份来看,2020年,广西、河北、新疆、河南、青海的男性和江苏、河南、广西、新疆、上海的女性,所有癌症类型的死亡率、早死疾病负担率均有所下降。在大多数省份,扣除人口老龄化因素后,肺癌仍然是主要的癌症类型。在高收入省份,结直肠癌、胰腺癌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显著增加。
陈万青表示,国内农村的癌种类似于发展中国家的癌谱,比如胃癌、肝癌、食管癌等“穷癌”。城市则接近于发达国家的癌谱,比如乳腺癌、结直肠癌、胰腺癌等“富癌”。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在于农村和城市的环境、生活条件、饮食习惯差异等。
值得关注的是,这项研究提到,2005~2020年期间,大多数癌症的年龄标准化死亡率显著下降。但自2005年以来,所有年龄段的癌症死亡人数都有所增加。这主要是由于人口增长和人口老龄化。
中国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在加剧。12月13日,民政部公布《2022年度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公报》,全国60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8亿人,占总人口的19.8%,全国65周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抚养比21.8%。前述两项比例,比2021年时的数据分别增加了0.9%和1%。
加强癌症早筛,警惕过度诊断
中国科学院院士、国家癌症中心主任赫捷曾表示,近十年来,国内癌症5年生存率已经从30.9%上升到40.5%,提高了将近10个百分点,但是与发达国家5年生存率还有一些差距。主要原因包括:一方面,国内癌症发病的前几位恶性肿瘤大部分预后较差,比如食管癌、胃癌、肝癌等;另一方面,国家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覆盖人群还相对比较少,大众主动参加防癌体检的意识还不够强,大多数患者在发现癌症的时候就已经是中晚期了,因此治疗效果比较差。
2022年4月,美国CDC发布的一篇社论指出,过去30年来,美国宫颈癌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了50%以上,这主要归功于阴道镜检查巴氏检测,该检测可以发现早期宫颈癌以及癌前异常。“通过适当的评估、随访和治疗,被诊断患有宫颈癌前病变的女性的生存率接近100%。”该研究写道。
2019年7月,国务院发布的《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提出,倡导积极预防癌症,推进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降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有序扩大癌症筛查范围。今年6月17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2023年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再次明确要求扩大高发癌症筛查覆盖范围,启动县级癌症筛查和早诊早治中心建设试点。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商务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shangwu888@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